“爆竹聲中一歲除”,趁著假期的好日子,我與家人一起回到了家鄉——德清庾村給太外公拜年。幾年過去,那里發生了許多令人欣喜的變化。
坐落在莫干山腳下的庾村,因紀念南北朝大文學家庾肩吾、庾信父子而得名。雖然有著悠久的歷史,但在當地卻只是一個知名度不高的小山村。記得小時候我來到這里時,路旁的老房子非常破舊:有的房子外墻的石灰一片片地剝落,露出里面深紅色的磚塊,像衣衫襤褸的乞人的脊背;有作文人網m.embank.com.cn的房子屋頂已經殘破不堪,像戴著破氈帽的老人,氣息奄奄;還有的房子鐵釘上面生了銹,斑斑駁駁,木窗上布滿了劃痕,像哈利波特的恐怖城堡。稀稀疏疏的大樹,枯黃衰敗的雜草散布路邊。深冬時節大樹綠葉褪盡,只留下光禿禿的樹枝在風中顫抖,遠遠望去,一片蕭條冷落的景象。
幾年后的庾村,居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路旁的破敗的平房都變成了棕瓦白墻、整整齊齊的“小白屋”——有特色的民居,還開了數家頗有特色的商店和餐館。參天的大樹只手遮天,陽光透過樹葉灑下濃淡相宜的影子。樹上掛著的一串串燈籠就像一個個熱情的主人,等待著四面八方的游客的到來。
原來小河旁那個破舊空曠的停車場現在“舊貌換新顏”,變成了一個鳥語花香的小廣場:四周種滿了花花草草,左邊的空地上時常會有鴿子停駐,有時,雪白的鴿子成群地從灰色的磚地上振翅而起,在廣場上空盤旋,閑暇時逛一逛,看著廣場上追逐嬉鬧的小孩與靜靜散步的老人,心里無比愜意。廣場中央是音樂噴泉,噴泉水柱會隨著音樂有節奏地上下起伏,水花四面飛濺,在陽光的照耀下變得閃閃發光。
在這美麗風景的背后,是庾村的一串“變形故事”。原來名不見經傳的庾村,自從響應國家建設“美麗鄉村”的號召、啟動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工程以來,民國時期集鎮的原始建筑文化被挖掘出來,依照“修舊如舊”的原則,成功打造了民國風情街、特色文化館和庾村廣場,去年還通過了創建驗收,新晉省3A級景區村莊。
走在庾村寬廣的馬路上,我心潮澎湃。鄉村在振興,庾村在變好。在時代大潮的推動下,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沉淀的庾村,一定有著更多更好的鄉土故事等著我們去欣賞、去品味,去分享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