暑假期間,我讀了許多書,但讓我記憶最深刻的兩本書是《傅雷家書》和《艾青詩選》。《傅雷家書》讓我印象深刻是因為傅雷先生對遠在他國留學的兒子傅聰?shù)年P心和教導。當我看到說明時,我的腦海里便想起了兩句詩“家書抵萬金”和“欲作家書意萬重“于是我懷著好奇的心閱讀了這本書。在這本書中,我看到平時教育子女及其嚴厲的傅雷直抒胸臆,愛子情懷:“你走后第二天,我想寫信怕你嫌煩,也就罷了。可是沒一天不想著你。”我們可以從“你說常在矛盾與快樂之中,但我相信藝術家沒有矛盾不會進步,不會演變,不會深化。”看出傅雷先生為傅聰紓解藝術道路上的心結問題,從那過許多方面我們都能從書中找到傅雷先生對傅聰?shù)年P心,但在現(xiàn)實中,我們往往很難發(fā)現(xiàn)父親對自己的關心,雖然父愛不易表達,但父親對我們的愛是一定存在的,我們不能忽略它們,更不能不在乎它們。相反,我們要重視父親對我們的愛。“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,唯有庸碌的人,生活才能如死水一般。”“孩子,可怕的敵人不一定是面目猙獰的,和顏悅色,滿腔熱血的友情,有時也會耽誤你許多寶貴的時間”看出傅雷先生對兒子的教誨和關心,而這也是一位偉大父親對兒子的教育,傅雷將自己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,囑咐他堅定立場,待人謙和,禮儀得體,心懷愛國之情。做一個“德藝兼?zhèn)洌烁褡吭降乃囆g家”文字的背后是遠隔兩岸的深厚情義,文字本無情,卻承載了愛的溫情,在一個時代孕育下,傅雷告訴兒子“生活中困難重重,我們必須不斷自我改造,向一切傳統(tǒng)資本主義的,非馬克思主義的思想,感情與習俗作斗爭,我們必須拋棄所有的人生觀和舊的社會準則。”而我誕生在一個與傅雷不同的時代,一直以來的團聚讓我們缺少書信的交流,但父母對我的愛仍熟悉在我的腦海,從傅雷的家書中我更看清了這份愛我會更加珍惜它。
談到詩歌,也許你會想到李白“飛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銀河落九天”的浪漫情懷。李清照的“聞說雙溪春尚好,也擬泛輕舟,只恐雙溪舴艋舟,載不動許多愁”的惋約氣質,但你可知道還有種詩歌,如《艾情詩選》。艾青最真切詩情都是獻給中國農民,他關注的中心始終是與中國土地緊密相連的作文人網(wǎng)m.embank.com.cn普通農民的命運和對農民的同情。艾青的詩歌蘊含著深沉而真摯的愛國情。提到艾情,我們都會情不自禁的吟出這一首詩:”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/因為我對土地愛得深沉……”艾情對土地的熱愛在他的詩歌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(xiàn)。艾情的詩歌中充分體現(xiàn)了對農民的同情和對土地的熱愛。
時光流轉,斯人已逝,詩情永存。同學們,我們有幸生活在詩人曾無數(shù)次憧憬過的美好時代。有幸讀《傅雷家書》和《艾青詩選》。相信這些家書和詩歌會像春雨一樣,潤澤你的心靈。